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首页 > 教师资格 > 考试动态 > 正文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历史复习知识分类之《中国现代史》

点击数:723 发布时间:2025-09-07 收藏本页

阅读正文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历史复习知识分类之《中国现代史》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历史复习常识分类之《中国现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新中国成立初期,帝国主义对华政策剖析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和中国成立之初,帝国主义对这两个新生政权采取的方法有什么相似之处,你从中可以得出什么认识?两个新生政权采取的外交政策和结果有哪些不同?为何会有这种不同?

★方法:政治上否认,外交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包围。

★认识:帝国主义对新生政权的抹杀*方法,说明了他们坚持与中国人民为敌的立场,害怕中国独立富强。因此,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革命的主要敌人,要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需要坚持反对帝国主义。

★外交政策和结果:①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在告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 各国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款继续有效,保护外国侵略者在华既得利益。结 果,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中华民国名存实亡。②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没收了帝国主义在华企业,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 极同邻国苏联和新生国家打造友好关系,使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缘由:两种不一样的外交政策,主如果由各自的阶级本质决定的。因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使得他们不愿同帝国主义决裂,甚至对帝国主义存在紧急幻想,而无产阶级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坚决捍卫民族主权和国家独立。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剖析

★★(1)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是什么原因:①在国内社会日常出现了一些新矛盾:在农 村,主如果土改将来农民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不能满足城市和工业对粮食和 农业材料的不断增长的需要;在城市,工人阶级和国营经济与资产阶级之间限制和反限制的矛盾突出,这就不可防止地把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提到日程中来。 ②国际上社会主义和帝国主义两大阵营尖锐对立,但二战后各国急切需要恢复元气,进步经济,短期内很难爆发大战。中国需要争取有利机会,加快工业化建设,增加 综合 国力。③在中国达成社会主义,是中共的奋斗目的,新中国成立后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历史的势必。

★★(2)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历史条件:①实行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一系列民主 改革和社会政治斗争,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③国内已有了相对强大和迅 速进步的国营经济,已经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要紧开端和要紧依赖力量。③已经积累了借助和限制私营工商业的很多经验,这事实上成为对资本主义 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刚开始步骤。④已经积累了土改完成后的农村拓展农业互助合作的很多经验,这事实上也成为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刚开始步骤,也为个 体手工业的改造提供了借鉴。⑤从国际环境看,帝国主义对国内军事上侵略威胁,经济上严密封锁。只有苏联援助中国。苏联的巨大收获,显示了社会主义规范的优 越性,对国内具备巨大的榜样用途。

正是在上述条件下,中共拟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征、实质及成因:

特征:①达成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②规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达成一化三改造,符合生产力进步水平。

实质:改造生产关系,解决私有制问题,即把资本家所有制、个体所有制改导致为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使公有制占统治地位,成为国内社会的惟一的经济基础。

成因:①达成社会主义是党的奋斗目的,新中国成立后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历史的势必。②吸取了苏联建设的经验教训。③国内经济进步落后,经济基础薄弱。

(4)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并存的路线,是变革生产关系和进步生 产力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对整个民主经济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是总路线的主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达成创造了首要条件条件。只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才能打造社 会主义生产关系,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支持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步。二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中国教师网,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官网,为您提供2025年教师资格证报名入口,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与科目,教师资格证面试时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服务。

Copyright(c)2018-2025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https://www.huisilai.com/)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127099号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https://www.huisilai.com/) 版权所有